吉澤久子-1

 吉澤久子教你熟年幸福的原則:
˙與其計算失去的,不如去珍惜現有的幸福。

˙利用獨處的時間可以撫慰自己、審視自己。
˙能夠面對孤寂,就會了解自己追求什麼才會快樂。
˙不要忽視美麗的事物。
˙因為不互相依賴才能建立真正的友誼。
˙做不到的事可以藉著轉念或動腦筋來克服,並且從中找到樂趣。
˙認清自己的能力,做每一件事都量力而為。
˙不被世俗定見所束縛,自由自在作自己。
˙「人際關係的儲存」和「欲望的整頓」是邁向老年生活的重要步驟。
˙思考人生如何落幕,就是在思考你今天要怎麼活。


 

吉澤久子
生活評論家。1918年生於東京,文化學院畢業後從事速記工作,成為文藝評論家古谷鋼武先生的祕書,進而與他結婚。研究日常生活中累積的日本傳統智慧和技術,並提出應用在現代生活中的心得。活動觸角很廣,包括為報刊雜誌寫作和演講,著有多本散文集,為如何充實老年生活提供線索。近作有《積極向上》、《九十四歲獨立自主積極開朗》、《那時候的事》等等。

生活評論家吉澤久子,在91歲時被腦醫學博士證明她比70歲的人腦部更活躍,她的信念造就出來的生活方式,讓她神奇地過著獨立又人脈廣熟的生活;而且她堅持吃好的食材、用心專研料理方式。

吉澤久子的不老生活
(1)腦醫學博士證明腦部活躍
91歲接受腦部磁振照影,經醫學證實她的腦部比70歲的人更活耀。左右腦並用、以嘗鮮態度接觸事物,讓腦部常保年輕!

 

(2)終身學習不服老
維持40多年從不間斷,每月一次的讀書會「群會」,邀請不同領域專家來講述,有歷史、外國文化等主題,到老仍充滿求知欲,吸收新的知識和觀念。

 

(3)每個年紀都有其樂趣
50歲—長年工作帶出的成果,讓她非常有成就感。依照自己描畫的人生設計圖,過著快樂的生活。做自己想做的事,勇於嘗試新活動與挑戰。

60歲—照顧失智的婆婆加上上班,時間更緊縮,也讓她的生活更充實,每天起床先寫出當天要做的事及步驟,讓事情更有效率的完成。
70歲—婆婆、先生相繼過世後,不需再為任何人做菜,開始想自己想吃什麼,享受烹飪的樂趣,有工作邀約就去演講順道旅行。珍惜家人送給她的這份「自由」。
80歲—感覺到身體的老化,開始為報紙寫專欄及出版以「老年準備」為題的著作。對「年老」抱持正面態度,認為許多事情是上了年紀後才看得到或做得到的。
90歲—以悠閒的步調去看、去聽各種不一樣的事物,今天是最美好的一天。餵餵池裡的魚兒,享受菜園的收成,喜愛品嘗美食,走在路上也留心每一處的美景。

 

(4)獨處跟人際關係互動兼顧的平衡
非常重視獨處時間的吉澤久子,將獨處視為她想事情或轉換心情,或審視自己的最佳時刻。但同時她與人建立美好的關係,參加志工活動、讀書會、與朋友團購美食、固定的書信往來,透過豐富多元的方式維繫她的人際網絡。

吉澤久子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黛咪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) 人氣()